南方视评|激荡30年→超级园区的发展“三段论”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年初,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重申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在广州市白云区,有这么一个民营经济“超级园区”:年营收超2200亿元,连续八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容纳超7000家民企,以占全区0.7%的土地面积,贡献超50%的工业产值。
它的名字叫做广州民营科技园,今年30岁了!诞生了欧派、白云电器、白云科技、通达电气、呈和科技、魅视科技、中软国际、芭微、卡迪莲、雪蕾、4K花园等知名企业。
“敢为天下先”,是民科园与生俱来的改革基因。回望来时路,我们在民科园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突破体制壁垒的“破冰之旅”。1995年,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浪潮中,经国家科委批准,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成立,成为首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园。从打破“村村点火”的粗放模式,到“亩产论英雄”的集约发展,民科园为民企开辟出制度创新的“试验田”。
我们看到创新驱动发展的“突围之路”。783家“四上”企业、433家高新技术企业、23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在此扎根生长,9家上市企业、80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在此汇聚成势。民科园已构建起“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草木葱郁”的产业雨林。
我们看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生动实践。从一个简易工棚起步,到挂牌“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从政策洼地到营商环境高地,民科园用三十年践行“服务企业是永恒主题”的承诺,升华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层实践。
“做大、做优、做示范”,三十而立再出发,作为白云区“一园两城三都四区”重大发展平台之首,民科园的经验和启示尤为珍贵:
第一,改革是民营经济的生命线。唯有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才能释放民企创新活力。
第二,创新是民企腾飞的硬支撑。只有将民企置于科技创新主战场,才能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
第三,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政府当好“服务员”,市场才能迸发“加速度”。
三十年前,民科园在改革浪潮中破土;三十年后,它肩负着打造“广州最好先进制造业园区”的新使命。眼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向纵深,这片土地孕育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实”的作风,正是中国经济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的底气所在。
文字/统筹:谭超
出镜/评论员:黄楚旋
拍摄/剪辑:实习生 曹睿
策划:龚晶 冯艳丹
报道团队:谭超 黄楚旋 李鹏程
摄影:石建华 谭札烽
供图:白云融媒体 广州民营科技园
锦鲤配资-锦鲤配资官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