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实现21连涨,相比去年3%的上调比例,今年只上调了2%,涨幅下降,但保持了基本养老金持续增长。
基本养老金调整不等于个人养老金调整,这个要区分开。
社保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属于社会福利保障的提升,不需要交税。
但个人养老金属于第三方养老金融产品的投资,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3类人可以多涨养老金,并且养老金调整向1类人倾斜,一起看看吧。
工龄长,年限长的多涨
养老金调整已经有一个标准的省级统筹方式,只差各地区具体的细则和方案。
定额调整部分属于同一地区退休人员享受当地经济发展红利,调整水平相同,即平均主义理念。
不一样的在于年限和工龄方面的调整。
养老金双轨制向单轨制转变过程中,存在工龄和缴费年限两种养老金计算体系。
今年并轨之后的第一次养老金调整,工龄退休金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工龄还在发挥作用。
对于并轨过渡期还没有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中人,连续工龄是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看的。
在挂钩年限的养老金调整方式中,体制内人员和中人群体。
连续工龄越长,视同缴费年限就越长,那么挂钩年限的养老金上调就会比别人多一些。
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只看实际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越长,挂钩年限的养老金上调,就会涨得多一些。
如果你是中人群体,挂钩年限的养老金调整有两部分组成。
即连续工龄对应的视同缴费年限调整和实际缴费年限的调整比如连续工龄10年,企业参保10年。
如果你是并轨后参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新人,养老金调整主要根据实际缴费年限。
如果是并轨之前就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老人,挂钩年限的调整对应的就是工龄长短了。
实际缴费年限越长,连续工龄即视同缴费年限越长的。养老金涨得多。
月养老金水平高的多涨
挂钩调整分为挂钩年限调整和挂钩月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
今年养老金调整惠及1.5亿退休人员,这里的退休人员需要满足2024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条件。
挂钩月基本养老金调整,退休领取的每月基本养老金越高,每年养老金调整涨得多一些。
举个例子2024年退休,同一地区的张某每月退休养老金是3000元,李某是4000元。
挂钩月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参考的挂钩比例是3%,张某可以涨90元,李某可以涨120元,比张某多涨30元。
挂钩养老金水平调整,部分退休人员会觉得不公平,养老金高的还多涨,会拉大养老金差距。
换一个视角看,每月养老金水平高的本身也是养老金缴纳多的,养老金账户积累得多,自然养老金就比较高。
同一地区,按照相同比例挂钩调整,养老金也会涨得多一些。
这是遵循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的公平原则。
那没有缴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怎么算?
这部分退休人员调整是双轨制时期制度差异带来的,属于早期的财政兜底养老方式,比较特殊。
70岁以上的多涨
养老金调整是对退休老人的保障,同时也对高龄群体有额外的养老金调整,体现社保养老福利保障对高龄老人的照顾。
除了少部分地区65周岁以上有倾斜调整外,大部分地区需要达到70周岁以上。
70周岁以上可以比其他退休人员多获得一部分养老金上调。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人均寿命提升,针对高龄老人的倾斜调整也会提高年龄门槛。
按照老龄化趋势和渐进式延迟退休落地,男性65周岁,女性55周岁以上,只能算退休人员。但不一定是高龄群体。
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在人社部公布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除了确定2%的上调比例之外。
还明确了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的调整方向。这也是今年养老金调整的一大亮点。
为什么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
这其实是回归社保养老金福利保障的初衷。
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才能体现社会福利保障的属性,不会变成富人谋利的工具。
同时社保养老金制度也是收入转移制度,它具备了调节社会收入水平的功能。
养老金调整也需要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既是提升普通老人的生活保障水平,也是在避免贫富两极分化,缓解社会矛盾。
结语
挂钩年限和月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遵循多缴多得原则,从而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保,进而扩大社保养老基金规模,让养老金持续存续,不至于入不敷出。
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和向高龄群体倾斜是是对少部分人的额外上涨,缩小养老金差距,体现社保保障的福利性。
定额调整则是同一地区的平均主义,体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公平性。
今年养老金调整虽然只上调了2%,但总体上让三类人多涨养老金,向一类退休群体倾斜。
大家耐心等待各省市和地区的细则和方案公布,就可以知道今年具体能增发多少养老金了。
至于今年1月份才退休的老人。没有享受到这次的养老金调整,需要等待明年的第22次调整或者社平工资调整的养老金补发。
锦鲤配资-锦鲤配资官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