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来临,下水游玩的市民显著增多,不少开放水域也成为市民打卡的热门选择。
近日,潇湘晨报记者和国家消防救援局湖南机动队伍、长沙市蓝天救援队一起来到梅溪湖东湖进行探访。相比往年,今年夏天又多了个潮流新玩法:桨板运动。
现场有爱好者表示,桨板入门简单,玩法轻松,自己不会游泳也可以畅快玩水。记者采访发现,这也是不少个人、家庭选择桨板游玩的原因。
但在这项“水上飘”运动爆火的同时,相应的安全意识却并未同步。就在探访当日,现场志愿者极力劝导游玩者下水必须穿戴游泳护具,前一晚刚发生一起悲剧:一名桨板爱好者不慎掉入水中,其未穿戴救生衣,加上湖底水草茂密,最后不幸溺亡。 而水下机器人在水中发现,湖里水草非常茂盛,在溺水情况下,这些水草或带来致命的危险。
桨板自入夏以来十分流行,“有手有脚就能学”
梅溪湖东湖临近岳麓山,景色优美,周围又多楼盘,不少居民选择来此休闲放松。湖边还停放了不少房车,空旷草坪上还扎有大大小小的露营帐篷。
湖面上漂浮着许多颜色靓丽的桨板,有大人携带多名小孩坐在桨板上慢慢划行,也有年轻人反复从桨板上跳水嬉戏。岸边多处立有警示:水深危险,禁止游泳、钓鱼。
不少桨板爱好者均穿戴有一户外运动组织的救生衣。该组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今年七月以来,桨板运动在长沙非常流行,他们认为梅溪湖这边是封闭水域,相对来说比较安全。
另一名年轻桨板爱好者也告诉记者,自己住的地方离这里很近,“很好学,只要有手有脚就行。我不会游泳,但到夏天就想碰水。桨板的话它比起游泳要省力一些,只要做好防范措施、带好救生衣、不轻易下水就好了。”
但记者也注意到,若未做好相关防范措施,游玩者易从桨板上掉落,而且下水后重新上桨板并非易事,常因掌握不了平衡而反复翻板。期间曾有两人多次尝试上板均未成功,其中一人还未穿戴救生衣,所幸周围有人注意到后赶来帮忙。
梅溪湖底水草茂密,未穿救生衣的桨板爱好者落水后不幸溺亡
“不穿救生衣不能下水!”探访现场期间,记者一行听到有人在湖面四处游行劝导,声音都已嘶哑。一名大人携带两名小孩正要使用桨板下水,但只给小孩佩戴了“跟屁虫”,劝导员要求其必须穿戴救生衣。
这名志愿劝导员告诉记者,就在前一天傍晚,一名中年男子玩桨板时,在湖中心位置不慎掉落水中,其朋友发现后立即搜寻并报警,但当晚四台摩托艇绕行多圈,都没有发现踪迹,直至次日清晨才找到其遗体。赶来的家属痛不欲生。
“下面有水草,勾不到人,只能勾到水草,几米深的水,小孩下去都捞不到人的。所有大人小孩都要戴好安全设备!”该劝导员说道。见他提醒,周围也有不少居民询问,“玩的是桨板还是皮划艇啊?”“他不会游泳吗?”
“玩的桨板。人从上面栽下去,桨板直接飘走了。他会游泳,但是没穿救生衣。”这名劝导员称,他就住在附近,平日也喜欢来这片水域游玩,因而得知这里发生人员溺亡时特别心痛,希望能尽力提醒、劝导游玩者,不要再发生这类悲剧。
救援队:越是到野生水域,越要秉持敬畏之心
长沙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李长缨告诉潇湘晨报记者,整个湖面温柔恬静,岸边看起来也很平整,但当从岸边走向湖中心时,很可能走出去1、2米远就会跌入深水区。而且它湖底的水草非常茂盛,即使会游泳,如果被水草缠住脚,或者是发生抽筋等情况,实际是非常难自救的。
水下机器人画面也显示,水底水草又密又长,在仅一米余深的位置,水草就高至成人近膝盖处。而且下水人员返回岸上后,感觉腿部十分瘙痒,水质并不好。
李长缨还表示,桨板这两年在长沙各大水域也非常流行,但实际桨板材质较轻,遇上风浪容易翻板。如果没有佩戴安全的救生设备或者未正确穿戴,一旦跌落水里其实很难自救。
游玩期间突然下雨,在湖面的市民纷纷撤至岸边
“经常有市民回复我,说自己在这片水域玩了十几年了。但其实我们越是到野生水域,就越要秉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李长缨称,大自然一旦突然发生气温和气候的变化,是非常致命和可怕的,不是人力能去战胜和避免,“落在别人头上的时候,可能以为只是一条新闻。但当这个风险落在一个家庭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剧。”
潇湘晨报记者 吴陈幸子 李典 摄影记者 袁召辉
举报/反馈锦鲤配资-锦鲤配资官网-中国股票配资网站-新型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